九鼎艺术的由来
    相传,九鼎是夏禹治水成功后铸成的。当时天下分为九州,即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九州。夏禹治水成功后,他利用九州进贡得来的金属,铸造了九个鼎,将勘测所认识的这些地理状况,按九州划分,分别铭刻在九个鼎上,象征九州,各部落首领必须向联盟首领禹进贡,各部落首领每次进贡时还必须朝拜九鼎,九鼎当时是国家政权的象征,夏、商、周各代帝王将它作为传国之宝,十分珍视。这就是"九鼎之尊"的来历。“九鼎艺术 ”寓意为“九州艺术”——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、是“鼎”级艺术的写照,是艺术领域的风向标,是行业领域的倡导者。 “九鼎艺术”——寓意为全国至高无上的艺术!
 
    书画评论文章
 
李诗源的丹青生涯

发布时间:2008-04-14

李诗源的丹青生涯


(作者---鞠忠武 )


 阳春三月的一天,笔者采访了我市(山东滕州)画家李诗源先生。记者携二三好友欣然而至,观摩诗源先生伏案挥毫,听诗源先生畅谈画坛感悟,顿觉耳目一新,一身清爽。
    诗源先生是我市鲍沟镇汉宫村人,幼嗜描摹,长而不辍,为生计拼搏半生,心依然牵挂于画艺。近年回归本原,潜心丹青,设画斋于我市104国道以西的魏庄村的一条小巷内。门外行人匆匆,车马喧闹,诗源先生掩门闭户,心无旁骛,静心画着喜欢的鸡、鱼、牡丹,其乐融融,仿佛桃花源中人。
    见到诗源先生格外亲切,早在2004年我市首届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前夕,记者就采访过李诗源先生。当时,李诗源先生画了一幅百荷图,被我市首届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组委会选中,印在红荷节首日封上,配着滕州籍书画大师王学仲先生的题签,格外醒目。为此,记者专门写了新闻《李诗源画百荷喜迎红荷节》,发在2004年7月9日《滕州日报》一版上。
    时光匆匆,一别数载,再一次见到李诗源先生已是三年后桃花灿烂的春天。
    李诗源的画斋名“李诗源画坊”,为其族兄、滕州籍知名书法家李华亭先生所题,画室名画坊,即作坊,取日出而作,勤劳不辍之意。诗源先生本是从黄土地走出来的农民,不是象牙塔内雕琢的学者,室如其人,室名恰如其分。
    记者了解到,李诗源先生生于1955年5月,早年毕业于仿古建筑学校,后从事古典园林设计工作,因喜好丹青,从临摹《芥子园画谱》而步入艺坛,后得到省内花鸟画名家郭志光、崔辉指点而技艺精进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经乡贤王学仲先生举荐入天津美院进修两年。艺海波澜壮阔,津门名家如云。李诗源如入宝山,只觉满眼皆宝,目不暇接。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短暂的学习当中,唯恐因为一点疏漏而错过学习的良机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两年的学习,他的视野大为开阔,他的清新、自然、灵动的画风也初露端倪。此后,诗源先生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,每次都获奖。目前,他是山东省美协会员,山东书画学会会员,山东滕州善缘艺友会副会长,浙江温州集雅斋代理画家及数家书画院理事等。其笔下“雄鸡、牡丹、鱼”深受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喜爱。2005年春节,诗源先生举办画鸡巡回展,轰动艺坛。
    谈及诗源先生喜爱的“雄鸡、牡丹、鱼”,李诗源先生说:“我画雄鸡、牡丹、鱼,旨在追求其神韵和情趣,外得其形,内得其神,尽在似与不似之间。尤其是牡丹,我喜欢画风中的牡丹,把静物画得意蕴生动,摇曳多姿。我画画追求画的生命力,追求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,这也许就是我个人的特色吧!”
   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论及国画创作时说过一句名言: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。”这句话强调的是中国文人画的一种审美观,即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,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,发挥艺术想象,并融入作者的独特思考和情趣追求。听诗源先生的表白,对照大师的心得,可知诗源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正渐入佳境矣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愿诗源先生走出自己的特色,走出自己的风采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

追求卓越,诚信永恒----------浙江温州集雅斋(网络实名

图文来源http://blog.703804.com/119086

 
   
书画服务中心 WWW.SH1122.COM